“双减”,这个词大家已经不陌生了。
而从去年9月开始,成都作为西南地区“双减”试点城市,开始施行成都的“双减”《实施方案》后,时隔半年多,“成效”初显。
于是,近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将“双减”面向全省全面推开!
至于具体内容,大致与前面成都双减政策一致:

在中高考即将来临的这个时间点,将双减政策全面铺开,能看出政府在这件事上的信心和决心。
在国家层面,基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矛盾制定的方针无可厚非,但是具体落到家庭,落到父母、孩子身上时又是如何呢?
其实这个问题大家都清楚明白,即使给孩子减负了,把校外培训也基本清理了,但是教育的本质却没有改变。
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这个社会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尤其是上一辈的父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终于在大城市站住了脚,但是自己的孩子还有没有在大城市生活下去的能力和实力,这是每个人都得面临的问题。
同时,现在国家虽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甚至修订了职业教育法,期望引导更多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
但职业教育到底出路如何,大众心里应该早有一杆秤。当然,随着职高的配套体系不断完善,让职高的孩子未来也有不错的就业保障,其实家长和孩子内心的焦虑会有所缓解。但是不可否认的,现今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仍然有一定有差距,而教育内卷的现状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依然存在。
所以社会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依旧是存在的,家长仍然会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家庭的教育成本并不会有所缩减,甚至在教育上更没有那么公平了。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双减”能否成功,关键得看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能否发挥校内校外的有效合作机制,合理解决家长孩子的需求,同时从源头上真正减少教育的焦虑(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的社会福利体系、更严厉的劳动保障执行和更公平的分配制度),否则依旧是上面政策制定得好,下面该如何还是如何没有任何改变,还徒增家长和孩子的烦扰。
而作为家长,则要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思考社会今后需要什么人才,而自己的孩子又适合干什么,对孩子负责对自己负责!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