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2年的中考落下帷幕,考生们结束了一个阶段的紧张学习,即将步入人生的下一个重要旅程。

孩子们暂时放下沉甸甸的学习包袱,准备利用暑假好好放松一番,但是作为准高中生,大家又要面临新的起点,如果一味地“放纵”,玩的忘乎所以,在度过长时间的假期之后,很难保证不会将初中阶段的知识忘到九霄云外。
每一届的新高一生都会出现“掉队”的现象,原因就是在暑假太过放松,没有做好规划。而清楚明白这一点的家长和学生会充分利用暑假完成抢跑式学习,赢在高一的起跑线上。
要知道,高中所学的知识与初中有着本质化的差异,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更是初中的好几倍,知识点更难、内容更多、知识系统也更加复杂,理科进一步抽象化,文科进一步深度化。学习时间紧,课程进度快,很多刚步入高一的学生都会适应不了学习节奏。
所以,在中考过后的这个暑假,学生和家长万不可放松警惕。可放松但不可放纵,在休息、运动、旅游的同时,也别忘记提前为高中学习生涯充充电,预习一下高一的课程。
高中三年是人生成长最重要的三年,在这充满挑战的三年时间里,我们面临的问题不再是那么简单和具体,高中是孩子在思维上的一个飞跃阶段,所以希望家长和孩子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合适的暑假规划,并认真保质保量地完成,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中考后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考后第一周(6月15~21日):适度放松
中考结束后,可全身心放松,缓解和释放备考应考压力。

考后第二周(6月22~28日):学习总结
经过一个星期的休息,同学们基本上缓解了考试带来的紧张情绪。
这时,就需要对自己初中三年的学习,进行一次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已经学到的知识。

考后第三、四周(6月29日~7月12日):规划未来
这段时间是中考成绩公布、志愿填报、择校录取前后,这段时间往往也是同学们心理波动最大的时候。
无论结果如何,都建议同学们乐观接受考试成绩,并及时地反思经验,吸取教训。
更重要的是要往前看,尽早地对自己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进行规划。
一味地沉浸在喜悦中,忽视了假期的学习充电,不仅只会原地踏步,还可能由于骄傲而退步,相反一味地因成绩不理想而懊悔,树立不起重新开始的信心,就更会耽误前行的脚步。

录取后半个月(7月13~26日):未雨绸缪
首先,同学们要对自己将要进入的新学校作一个大致的了解,到新学校和学校周围走走看看,熟悉新学校的环境,走访高年级的同学,咨询新学校的学习生活各方面的情况,为自己进入新学校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次,提前规划高中学习生活。了能够在高中的学习更顺利,准高中生不仅要做好思想准备,更要在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学习习惯上转换到高中模式。这就需要对高中提前有一个规划。

入学前一个月(7月27日~8月26日):科学预习
那么如何利用初中和高中衔接暑假,达到较好的预习效果,领跑新高一呢?
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把高一课本预览一遍,将需要学习的知识点背诵一遍就可以了。
虽然这是必须要做的一步,但最关键的首先是要转变学习思维,构建高中学科体系学习思维,掌握适合于高中的学习方法。
在高中阶段抢跑式学习过程中,比提前预习更重要的一步是转变学习思维。初中“手把手”式的教授和学习不能适用于高中的学习,高中更强调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在面对学科问题时,要习惯养成能够快速抓住问题核心,从脑海中迅速搜索到相关的理论,并找到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能力。
当转变学习思维和构建学科体系思维后,最后一步才是进行科学的预习规划。

在预习高中教材时,首先要对整个高中阶段的课本做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并做好预习笔记。然后根据每一门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的学科能力强弱选择精细预习还是粗略预习,比如语文、英语可以简单预习;历史、地理这样的系统性科目,可以初略学习;而像物理、化学这样逻辑性强的学科,就要精细预习了。
在不断优化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对初中知识查漏补缺,归纳整理高中的知识体系,分析初高中不同学科的知识差异,才能更好地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知识内容的衔接和过渡,才能更明确预习的方向,为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最后是针对高中六个学期的分析,家长和孩子在入学前可参考规划高中学习生活。

高一上半学期:
这一学期是孩子从初中进入高中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孩子们的主要目标是积极适应各科老师的教学方法,迅速吸收新知识,同时稳住脚跟,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
简单总结为四个字:适应、稳定。
高一下半学期:
这一学期是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后的习惯养成期。这个时期由于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均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对各学科的特点也有了一定掌握,所以主要目标是重点培养自主学习和纠错的良好习惯,形成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循序渐进地、有规律地学习,全面发展,并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
简单概括就是:养成、规律。
高二上半学期:
这一学期我将它定位为起飞期。此时孩子们对高中生活早已适应,学习方法、习惯业已经成熟,所以这个时期追求的目标就是有所突破,进入一本梯队或者一本梯队的前部。
高二下半学期:
这一学期是稳步发展期。有了高二上半学期的起飞和突破之后,又要开始求稳了,这一时期要全面地、客观地看待自我和他人,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时期主要的目标是:稳定自我水平,基本确定自己在年级中的定位。
高三上半学期:
这一学期是扎实复习期。经过高二的认知后,孩子们的学习地位也逐渐趋于稳定,不再有大幅度的变化。此时就需要静下心来稳扎稳打地复习。并且开始注意调整心态,时刻保持自信心和毅力,不要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认真执行并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
高三下半学期:
最后这一阶段是加速冲刺期。孩子们可以适当地进行拔高,开始全面解决自己所遗留的问题,查缺补漏,“扫除残敌不留后患”。还有家长和孩子需要注意此时孩子自身的心理素质,留意情绪的变化,协助他们及时调整心态,不断鼓励和认同他们。
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对初中的学习,高中的学习跨越了知识和能力两大台阶。高中的知识内容与知识结构与初中相比,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能力方面,如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自学能力等都要求有较大的发展和改善。因此大家除了要有计划分步骤的学习,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还须具备科学的学习方法。
1.预习
预习主要的目的是——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具体做法是:要在浏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同时适当练习一些课前习题,逐步了解知识点。
2.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较佳捷径,科学的听课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集中注意力,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思想开小差要靠理智强制自己专心听讲,靠意志来排除干扰。上课时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同时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应定位为老师的合作者,学习的参与者,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掌握老师的解题方法。
做好课堂笔记。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应充分调动耳、眼、手、脑等器官协同工作,并有选择性地记笔记,记录经典例题。
3.作业
作业应通过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巩固检验自己的目的。完成作业时,一定要做到独立完成,去形成自己的一个独立的思维习惯。
4.复习
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温故而知新,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合理的复习计划要注意以下方面:
课后回忆,即在听课基础上把所学内容回忆一遍。
精读教材。对教材理解的越透,掌握得越牢,效率也就自然改善了。
整理笔记。对课堂笔记及时地完善,勾画出疑点,寻求同学老师的帮助。
选择合适的教辅参考资料。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改善应考能力。
必要的校外培训班。帮助理清学习思路,协助解决积累问题突破瓶颈,优化学习方法。

最后,预祝各位学子金榜题名!赢战高中!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