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家长写到:“儿子小学毕业,难得的一个没有作业和家庭任务的暑假来了。感谢双减这个好政策,大家都不用再补课,没有无良校外培训机构制造焦虑,孩子终于可以回老家过一个愉快的暑假了。”

看完这位家长的朋友圈,我心里不禁五味杂陈。
让孩子过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无可厚非,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是认为大家都不补课就真的掉进认知陷阱了。

虽然教育部再发文强调官方或学校不得补课,但最近我所接触的家教群、教师群里有不少家长都在发补习需求信息、住家招聘信息,甚至已经自备好了场地。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
双减之后的假期虽然不能补课,但许多家长都在到处寻找家教。学期尚未结束,我都已经接到了好几份暑假邀课的电话。
找到我的家长们说辞都很相近:小区非常安静,开车直接到地下室,不用走公用通道,不用担心遇到其他人,安全问题可以放心。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虽然我个人并不提倡违背国家政策,但对于家长和孩子而言眼下确实是一个好机会,清醒明智的家长们已经行动起来帮助自己的孩子实现弯道超车了。
参考邻国旧事,在那里,校外培训机构曾经被取缔后又重新开放,原因就是公开的校外培训虽然被取缔,但大部分家庭纷纷聘请老师进行私家补习,导致普通家庭的孩子很难再进入SKY这类的顶级名校。

当然了,我们国家政府机构的执行力肯定比邻国强,谁敢公然违背双减政策,肯定会受到社会注意铁拳的严厉打击,所以私家补习这种现象在我国并不会大规模地出现。
那么暑假孩子的学习到底该怎么安排才好呢?
有的选择在暑假里复习旧知识,有的选择在暑假里预习新知识。

而我的建议是:成绩在中部以上的孩子,应该以预习新知识为主;成绩在中部以下的孩子,还是应该把预习和复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重心更多地放在复习上。
在预习新知识的时候,一定要以深度预习为主。以数学为例,深度预习指的不仅要掌握知识点,还要做配套习题,难度要和中高考水准大致持平。利用假期时间,让孩子深度预习几章新学期的课本,把知识点都搞懂、把习题都弄会,从而在开学之后,让孩子就能明显感觉到自己成绩的进步,进入优等生的正循环。
最后,我恳请家长和孩子不要轻信假期彻底放松之类的论调。过去一年来风向突转,勤奋学习仿佛成为了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快乐玩耍不学习反倒成为了一种时尚。更有人宣称当前的形势就是要筛选出那些天赋够高的孩子上好的大学,把那些只靠努力拼命刷题的“做题家”淘汰掉。
对此,我认为不管上面是要筛选出什么样的种子,我们都不应该放松躺平,反而是要想办法让自家的孩子被选中才对。
中高考不是学科竞赛,竞赛关键靠天赋,但目前中高考对天赋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适当的努力足以减少甚至弥补天赋的差距。选对合适的方法,加上足够的努力,是可以确保自家的孩子不被淘汰的。
而对于那些平时不补课、假期一直玩最后还考上一流大学的孩子,我们也没必要羡慕。毕竟我们的大学基本上是严进宽出,好的学习习惯才是大学、就业甚至一辈子都受用的。
没有谁能靠玩就能成功,费马大定理证明者安德鲁·怀尔斯曾言:“是的,的确有一些人比正常人更聪明一些。但我确信只要能克服一遇到卡点就放弃的心理障碍,绝大多数人都能在数学上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孩子们暑期开始放假休息几天后,应当迅速平复心情,回归学习,劳逸结合准备下一阶段的知识。愿孩子们都能在此盛夏收获成长!
评论0